2023年8月25日上午,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3年度“舞台艺术评论人才班”,邀请了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,第25届中国戏曲“梅花奖”获得者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丑”的当代昆丑表演艺术家李鸿良先生,进行了题为《昆剧丑行表演艺术——至美的昆丑》的演讲式授课,李鸿良针对此次“演讲”,进行了精心准备和巧妙设计。予以全体学员深切体会到不局限于结构与方法的无限魅力。其中两方面的流动的曲径及意义,格外醒目。
其一,是他结合教学专业需求、学员职业结构的特征,所聚焦在一种“社会文化”与“表演艺术”的交互性观念下,进行跨时空互动谈论,感同身受;其二,是他围绕表演艺术家的“本我”的身份认同特殊性,以“具身展演”的形式,夹叙夹议进行诠释和分享,引人入胜。而流动其间的:回忆与机遇、评论与自由、敬畏与康健、创新与反思之关键词叙谈,以及“两曲视唱”与“两剧演绎”的引导聆听,诠释比较之言语“美”。宛如余音绕梁,灵光生动;品味至圣,格外珍贵。
(资料图片)
回忆与机遇、评论与自由
李鸿良从一张历史照片开启“回忆”,一种强烈的感叹和有关“机遇”的现身说法也由此开始。提出“表演”是他与身俱来、后天修习以及未来持续的重中之重。表面上看他,似乎只是在透过“2006年11月16日,清华演讲”的照片回忆,从中寻找或凝练一种打破原始“表演”格局的观点。其实,他讨论的是作为“表演者”修身养性,台上台下的艺术观念。由此不难发现,他之所以将自己的发言定位成“演讲”。主要原因是在于,他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阶段历练,推进了他对于“演戏者”和“演戏人”的文化性、社会性的思考。也是在这一过程中,促进了他进一步认同“思与行”予表演者,对于“表演”本身的重要意义。简单地来说,他强调的自己持续追求的表演之美,就是在这种多样的文化滋养之过程中,一方面让他与观众(戏迷)建立不能割舍的表演关系;另一方面也由此激发他回应,前辈传达的“传承”使命。
他说到首演的经历、为文化及国家重要先辈演出经历。又谈及第一次“江苏省青年大奖赛”与“梅花奖”的赛前、演中、事后的种种事项和感悟。还分享了一些学生时期,戏校“邮票”故事,和爱好绘画进行收藏经验。他认为,其中之“机遇”是促进各种突破的重要因素。看似跳跃的情绪,充满有关“机遇”的理性思考。其实,其中包含着对“生活”与“艺术”关系的讨论。也激荡出有关“评论”与自由的理解和分享。比如:他先说自己拥有在生活的机遇中,“抬杠”的心性。而这激发了他感到自由,忠于艺术形象的表演构成。这也引发他提出:“当下语境的‘文艺评论’,从古至今其实是‘中国文化的评论’的观点。”还提出,内容主线的审美,对于当下的“评论”而言,如果能走到批判的视角,一定可以促进最核心的问题解决。并且,借以在世界各地演出及他观察世界的经验审视,建议大家可以在机遇“文化”积累思维脉络下,认同当下的“自由”,并且在不断历练智慧的过程中,始终保持一种批判服务于现实正能量的评论观念,展开评论。
敬畏与康健、创新与反思
李鸿良还强烈的表达,敬畏知识,敬畏拥护文化“人”的重要立场。他先是举例与“粉丝”互通之间,再和俞为民教授相识的机遇。后又谈到关于史学、表演艺术家绘画修养,以及众多不同地域学者和不同领域艺术家的交往及著作品读。进一步分析到,当代表演艺术素养以及历史传承的传统再创新的发展趋势。他提出:身心的康健,是追求表演艺术事业的普遍基础,而特殊性又在于在此基础上,“忠于本体,崇敬过往”。又启示大家“结合当下人的时代审美,我们可以赋予的时间观念。引领当下人,创作和观赏正能量的舞台作品。”然后,还归纳的基于“优孟衣冠”是所有中国戏曲的表演雏形的立场。并且提出有关“中国戏曲比较其它民族戏剧艺术观察”、“演故事”的表演主体性。最后,还特别提出“李渔其人及作重要性”为素养拓展参考。可以发现他对于“创新及其反思”,的确始终以敬畏的心境,在普遍性的条件下,追求着自己发展精致艺术的方向,且不断展开分享。
不可否认,李鸿良在完成这些叙谈的小结时,特别强调:“天时地利人和,实也,运也。以及“心地善良,心胸开阔”的观点,又透露出表演艺术家的感性。然而,当他借此又深入特别说到《双下山》的训练要求,演出范式的传统时,这一种环绕“45年表演生涯”的舞台上下的理性之感思,又在“服务人民”的理念中变得生动。似乎,这就是他树立了作为一名艺术家的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,面对大多数矛盾性问题的重要良方。即:将“敬畏”和创新,与健康的身心,终身反思。
“两曲视唱”与“两剧演绎”的引导和诠释
李鸿良一直提及“喜剧”和“幽默”。然而,他并不是以直接的表述,他是在松弛的话语间,以作品的体验和观察进行阐述。如果说《白蛇.赏中秋》的示范性演唱,和《长生殿·迎像哭像》引导聆听。更多体现的是他希望从前篇的“关键词”叙谈要义中,引导大家去进一步体验和思考,声音和词句在表演的外部感官特征下的美的韵味。不如说,他可能是想就此过程,传达源于表演(演唱)行动中的昆曲精神,以及不同时代昆曲表演艺术家,认知其中“剧”的意涵之含蓄性表达。
但是,从他侃侃而谈、不拘一格的“两剧演绎”的诠释,其实还可以见到更多的表达。首先,《鲛绡记·写状》,他并未预先提到“80岁老和尚”的形象塑造的具体方法。而是直接通过演示忽如其来的空间变化,让现场的学员在品味词句间,更受到不同空间意涵下,“身、形、气、韵”的感染。其次,《孽海记·双下山》,他也没有直言“18岁的小和尚”形态表演的重点,而是在表演过程中,时而停顿,或反复。并且,直接陈述区别于话剧的“虚拟性”与“动作技术性”的主观运用,又融合在表演中。作为身处期间的学员之一,已然感受到了作品、作品形象、作品形象之情感、作品形象之情感的技术以及围绕其中的“规矩”的充分。也许,这就是李鸿良想在此间的引导和诠释中,希望达成的目的。事实上,从李鸿良的引导和诠释中,“奥妙”似乎不再抽象。而且,还正在以一种“喜剧”和“幽默”的直观的、清晰传达中,体现出“昆丑”的严谨、活泼、必须创新的一些方法和要领。
演说不断,讲演互通。灵动、短暂而充分生机的两小时的分享,从记忆出发,到诠释概括。最后,却还又源源不断的强调和期许。“载歌载舞,内面外化”,“剧本与画面构造关系”,“戏剧表演传承的道德规范”。山路远,心路长,情路风采怡然,可能是所有学员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之处。“表演艺术”在李鸿良这里,是职业的工具、是情感不能割舍的伴侣,更是美好人生的“审美的发现”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”好似李鸿良的“演讲”谢幕词,又好似一种“表演艺术家”对评论学员期许的延续。其实,大多数学员感知和受益了,当下至美的昆丑表演艺术。相信这将是为全体学员,在未来书写“昆”字艺术评论,参考其它舞台表演艺术评论书写,提供最深刻的养分。
通讯员 杨祎程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
校对 盛媛媛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
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