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丨刘娜娜
(相关资料图)
文娱价值官解读:
ID:wenyujiazhiguan
如果影视作品必须在片头提示观众“本故事纯属虚构”,那么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为什么不给予网友提醒?
近期,快手顶流“二驴”在青岛户外直播中“被绑架”的画面,欺骗了不少粉丝。类似“二驴”这样以摆拍的方式博取粉丝关注,获取流量的行为,在直播行业里屡见不鲜。可以看到,此次“二驴”严重违规的行为,结果是被警方调查,被平台永久封号。虽然这样处罚大快人心,但“二驴”的封号会是直播摆拍和造假内容的“终点”吗?
直播时被“绑架”
“二驴”为什么不值得同情?
8月16日晚,快手平台上坐拥4800万+粉丝的网红“二驴”在直播时突然遭遇“意外”,并被陌生人“绑架”,险遭“活埋”。当晚的直播视频中,“二驴”正在青岛进行户外直播时,因为与女性互动时产生矛盾,引来了一位“社会大哥”,以及一群黑衣男子到现场。一番口角后,“二驴”被对方押至一辆满载铁锹镐柄的面包车内,戴上黑色头套。“二驴”先是被一男子威胁,这位“社会大哥”更扬言“把他带到小树林埋了”。下车后,有人暗示“活埋”他,视频中有人说给“二驴”量身高,宽度等等。
不明真相的粉丝在观看直播时纷纷报警,当晚,青岛市公安局的电话几乎被热心市民“打爆”。就在观看直播的网友们想尽快解救“二驴”时,8月18日,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发出一则通报,通报显示,这是一起纯属“编造剧本进行摆拍直播”,目的是“赚取流量、吸引粉丝”。公安机关已经根据调查情况对相关当事人依法予以处罚,并对其账号进行无限期封禁。
文娱价值官观看当晚直播视频发现,其中漏洞较多:被陌生人绑架,周围那么多围观群众怎么全部袖手旁观?绑架的过程中“二驴”的表演痕迹很重。为了获取流量,“二驴”利用网民的好奇心和善良,最终落得“封禁”的下场属于必然结果。目前,“二驴”在快手的账号已无法显示。
事件发生后,引发社会舆论二次发酵。有网友表示,自己生活的青岛,一直社会治安良好,鲜少发生恶性事件。因此,网友密集拨打报警电话,迫使青岛市北区公安机关迅速介入侦查,最终才查明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。通报发布后,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很热烈,知乎上就有律师针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,他认为二驴的行为不仅抹黑了城市形象,还违反《治安处罚法》,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。
图片来源:知乎
山东齐岳律师事务所的江永金律师则认为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广大网民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。7月5日,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印发《关于加强“自媒体”管理的通知》指出,“自媒体”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,不得断章取义、歪曲事实,不得以拼凑剪辑、合成伪造等方式,影响信息真实性;发布含有虚构情节、剧情演绎的内容,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。为蹭热度、赚流量而编故事、带节奏,甚至捏造事实、恶意伤人、不择手段,要付出应有的代价。
据一位知情人士向文娱价值官透露,其实快手二驴已经有过多次被封号的经历,因为二驴一直以来都在营造一种比较负面的形象,多次嘲讽别的明星,直播内容低俗恶趣,曾经在百万人观看的直播间中喊“大韩民国万岁”,卖假货等。所以,其被永久封号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当“剧本”成为流量的密码
二驴此次直播摆拍造假获取流量,也揭开了直播行业隐藏在“箱底”的流量密码。由于近几年流量红利消失,为了快速积累直播间人气,不少网红选择“另辟蹊径”。此前,有平台网红直播跳楼、被老婆打、直播上门女婿被丈母娘打、出轨、捉奸等,可以说只有网友想不到的,没有网红编不出来的。
仅今年8月期间,引发全国关注的视频摆拍事件,就已连续发生数起。云南的一位女骑手深夜送餐被盗电动车,崩溃大哭的情景,以及配合推出的“卖惨文章”很快博得网友们的关注和同情。但是,经当地警方调查发现,该视频“系蓄意编造摆拍”。
另一个“女网红被陌生人要求陪酒”的视频中,女网红表现出无辜、无助的状态,更衬托出陌生人横蛮无礼的粗俗,网友在直播中愤然报警。同样,警方调查后证实,该视频“系策划摆拍”,网友的善良再次被利用。
一位MCN机构工作人员向文娱价值官透露,对很多直播间里的“摆拍”“剧本”操作,早已见怪不怪,他表示无下限的炒作只会伤害整个行业的形象。更可怕的是,那些为了流量不惜突破下限的网红虽然被封号、禁播,但是他们扶植的新人继续按自己的套路直播,然后走他们的商业化路线:摆拍炒作——吸引眼球——圈粉涨粉——流量变现——直播带货。
这位工作人员表示,如今平台上的摆拍风气有扩大和专业化的趋势,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链。一个团队里有人负责主题策划、剧本、选角、拍摄、营销、带货等环节。比如他所知道的某大网红,就按剧本摆拍过一次“直播捉奸”,内容虽粗制滥造却很容易引发网友好奇,那次的直播数据是正常直播的500%。
为什么平台粗俗内容屡禁不止?原因很简单,某些短视频网络平台与“二驴”这样的头部主播形成“共生”关系。早在2021年,“二驴”就因直播内容低俗、直播售假被罚,并被人民网点名批评。之后他被快手平台封号,可是没过多久又解禁复出。
平台的算法推荐、奖励机制,都在帮头部主播收割流量,而平台打击了一个违规主播,还有更多新人等着“上位”。
在微博里,有网友提出这样的建议:只要作品是虚构的,就必须在作品里著名“本故事纯属虚构”。可以想象,那些淳朴善良的老年人,很容易相信“剧本”直播里的内容,而他们的信息又相对滞后,是最容易成为上当受骗的群体。
为什么平台屡次“出拳”
却依然藏污纳垢?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10.67亿,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,用户使用率高达94.8%。短视频平台也不断拓展边界,多元化趋势进一步显现。
但庞大的短视频用户背后,也催生了一些传播虚假信息,“低俗庸俗媚俗”内容吸引流量,“搬运工”抄袭、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等问题的存在。
“清朗专项行动”是网信办针对互联网内容采取的治理、清理行动。在“清朗·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”专项行动中,集中清理整治存在真假难辨、善恶不分、是非不明等信息内容导向问题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。坚决防止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;优化账号管理制度,建立健全账号内容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,推动形成短视频行业良心竞争机制,实现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。
可以看到,管理部门早已意识到平台内容生态的复杂性和日益凸显的问题,但为什么年年治理,年年这些问题“春风吹又生”呢?
归根结底还是流量的原因。在一些平台上,进行低俗直播成了快速掘金人群的生存之道,这些主播也明白,自己所带来的庞大粉丝数,同时满足了平台对流量的依赖。
对于造假直播现象,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、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曾对媒体说的那样,乱象不止,野蛮生长,导致劣币驱逐良币,希望不要再让“好人受气,坏人神气,一定要加强重视并给予解决”!
(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)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
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